创建时间:2016-10-06
618年中大促秒杀 | 618大促主会场 |
![]() |
![]() |
培养高层次选手,在设计、训练的过程中,要讲体系,讲系统。以正手为例,不是单讲正手进攻或者正手技术,而要讲正手系统——台内挑打、台内控制、打上旋球、打下旋球、主动进攻、快速相持、相持转攻、积极防御……这是一个系统。反手也是一个系统。
正反手结合,又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前三板里面,也是一个系统。认识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高度,运动员通过前期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个人发展的趋势已经露出了萌芽,那么怎样发现、归纳、综合? 主体:力量、速度、旋转 正手体系里面,主体是什么?
对王励勤来说,力量、速度、旋转是最重要的。落点属于变化的范畴,弧线与准确性相关,准确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打法都是要保证的,不然就是无本之木了,所以这些都不用多谈,真正的主体还是力量、速度、旋转。
我当时考虑,每个人的打法主体要以他的个人条件为前提。像阎森、王涛,我就着重于培养他们的摩擦,尤其是王涛,正手拉板加转弧圈当时可以号称天下第一转,正手反带的时候旋转也特别强。
但王励勤不一样,如果他摩擦过多,旋转是强了,可速度也慢了,身高带来的速度力量优势就会减弱,更何况他手上的摩擦感觉并不是太好,所以,主体还是速度力量。这样,他打出台球、上旋球较好,台内第一板争抢的旋转就弱一点,我当时也权衡了这种利弊,觉得还是先把力量和速度这个主体确定下来,在这个框架内再不断丰富,丰富到哪儿算哪儿。
解放大臂
宏观上确定了打法主体之后,在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这个微观层面里也要力争统一。速度与动作大小是有一定矛盾的,要求速度快一般动作就小,动作小了力量又会受到影响,怎样才能把速度和力量统一起来?我就考虑,利用他重心交换比较快,在申老师那里基础打得比较好,充分利用重心去还原,去发力。在此基础上,他还有一个突破——解放大臂:借助重心发力,很多人都有体会,但说到借助大臂,大家往往谈虎色变,似乎一用大臂,还原就慢了,动作就慢了,其实不是,如果把重心利用好了,用重心带动大臂,也就释放了大臂活动的空间,大臂的绝对力量虽然不是太大,但你能用上的力量比较大。前臂、手腕辅助发力,大家都在做,谈得也比较多,而解放大臂是王励勤比较突出的。
上升晚期击球
正手进攻,要尽量迎前,这已是共识,但很多书里讲最高点击球,而我更提倡上升晚期。因为在这个击球点,来球的旋转没完全出来,借力最容易,动作最稳定,杀伤力最大。很多优秀选手打到最“兴”的时候,都觉得是球一跳起来就打,其实击球点并没有低于球网,只是相对靠前,而这个点绝大多数都是来球的上升期,尤其是;中下旋球的时候。三维乒乓套胶 欧洲版 标靶 40+ 反胶套胶 三维最新力作
查看详情¥:150
资讯来源:乒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