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波娃是俄罗斯著名的网球运动员,以其漂亮的外形和出色的网球球技广受世界运动爱好者和非运动爱好者、网球迷和非网球迷的喜爱,曾被美国《体育画报》选为2006年最美丽运动员。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女性运动员。莎拉波娃身材高大,爆发力强,属于底线力量型选手。正手和双手反拍都有强大威力。曾获2004年温网女单冠军,2006年美网女单冠军,2008年澳网女单冠军,2012年法网女单冠军。是女子网坛第3位、公开赛年代以来第6位成就全满贯霸业的女子选手,成为世界运动界最有作为的女性之一,是女性运动员的杰出代表。
莎拉波娃个人概况
中文名:玛利亚·莎拉波娃
英文名:Maria Sharapova
别名:莎娃、玛莎
国籍:俄罗斯
民族:俄罗斯
出生地:俄罗斯尼尔根
出生日期:1987年4月19日
身高:188厘米
体重:59公斤
运动项目:网球
重要事件:2005年成为WTA世界第一 、 2012年实现全满贯霸业
现居城市:布雷登顿
血型:B型
主要奖项:2004年温网冠军 、 2006年美网冠军 、
2008年澳网冠军 、 2012年法网冠军
莎拉波娃个人简介
莎拉波娃于1987年4月19日出生在俄罗斯尼亚甘,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赋予她以温柔与倔强并存的个性,当然还有俄罗斯人特有的骄傲。她为自己确定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她曾经多次表示,比起像库娃那样利用自己的美貌作秀,她更看重在球场上的成绩。她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仅是其父亲这样严格要求,更是她的个性使然。 看着她的过去,那是一条艰难却不屈的上升线。
她4岁开始打网球,9岁时便被迫离开母亲、远渡重洋到美国训练。待到她14岁,开始闯荡职业网坛,跟其他所有球员一样,她必须从低级别的赛事起步,一场一场的比赛然后获胜。在2002年3月,她15岁生日前不久,她首次被排入了WTA的排名系统,名列第532位。到了2003年,她终于打入了温网的16强,并成功地将其年终世界排名留在了50位之内。 2004年对莎娃来说,是奇迹与荣耀的一年。她摘下了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大满贯桂冠——在温布尔登的胜利不仅让她成为了史上第4年轻的大满贯得主,也将她的年终世界排名一举提升到前5名。而2005年,她凭借在各项赛事的出色表现,终于在她18岁的秋天登上了球后的宝座。Maria在最近连续十个赛季中都有冠军入账。迄今为止,Maria已经获得29个WTA单打冠军,成就了全满贯的伟业,还有三个WTA双打冠军,最高世界排名第一……
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人们放弃把莎拉波娃比作“库尔尼科娃二世”。跟这位俄罗斯美女相比,库尔尼科娃或许拥有不相上下的美貌,但在职业成绩和目前的商业价值上,早已经落下了好几个身位。在之前英国著名越野车品牌路虎与莎拉波娃签下天价合同时,其代言人就曾不吝赞美之词,将她盛誉为“年轻美丽的成功女性、全球的时代坐标”。
莎拉波娃职业生涯简介
单打
冠军(24):2011 – 罗马,辛辛那提;2010 – 孟菲斯,斯特拉斯堡;2009 – 东京(泛太平洋);2008-澳网,多哈,阿米莉亚岛;2007-圣地亚哥;2006-印第安威尔斯,圣地亚哥,美网,苏黎世,林茨;2005-东京[泛太平洋],多哈,伯明翰;2004-伯明翰,温网,首尔,东京[日本公开赛],年终总决赛;2003-东京[日本公开赛],魁北克,ITF/美国海洋岛;2002-ITF/日本群马,ITF/加拿大温哥华,ITF/美国桃树街。
亚军(13):2011 – 迈阿密,温网;2010 – 伯明翰,斯坦福,辛辛那提;2009 – 多伦多;2007-澳网,伯明翰,年终总决赛;2006-迪拜,迈阿密;2005-迈阿密;2004-苏黎世。
双打
冠军(3):2004-伯明翰(搭档基里连科);2003-东京[日本公开赛],卢森堡(均搭档塔娜苏甘)。
亚军(1):2004-孟菲斯(搭档兹沃娜列娃)。
其他
2008,2011联合会杯俄罗斯队成员。
莎拉波娃技术特点
风格
莎拉波娃属于侵略型底线型球员,她的正反手的击球力量、深度、角度俱佳。她经常喜欢击出强力的旋转球来取代传统的上网截击和过顶扣球。考虑到莎拉波娃的身高,她被认为拥有良好的场上速度。2008年初,一些观察家注意到莎拉波娃在比赛上逐渐成熟,她展现了改良的摆动和跑动,并把过小球和反手切球加入自己的击球体系。除了力量感,莎拉波娃最大的优点在于她坚韧不屈的心态和不甘人后的精神,正如Nick bllettieri说的,她“像钉子一样坚韧”。她拥有一颗冠军的心,始终对胜利充满了渴望,拥有一颗大心脏与良好的心理素质飞,永不服输。在2010年的法网比赛上,网坛名宿是这样评价莎拉波娃的,“对于她来说,比赛到了最后握手才算结束”。
莎拉波娃怒吼
莎拉波娃以场上“咆哮”著称,咆哮声甚至在2005年温网的一场比赛中达到了创纪录的101分贝。在2003年伯明翰比赛的第二轮,在对手 Nathalie Dechy向裁判员投诉后,莎拉波娃被要求降低咆哮声。她回应说她的咆哮是“一种自然的本能”。Monica Seles 称咆哮是网球运动的一部分,是自然而然的。当被媒体问及咆哮的问题时,莎拉波娃要求媒体“只看比赛就好”。
发球
职业生涯初期,莎拉波娃的一发和二发非常有力量,被普遍认为是世界巡回赛最好的发球手之一。但是,2007年起,她的肩伤降低了发球的效率。她在很多比赛中仿佛中了规律性的高双误魔咒。两届美网冠军Tracy Austin 相信莎拉波娃经常在发球出现问题后丧失了对剩下比赛的信心,于是便频繁犯下非受迫性失误,打得更放不开手脚。网球作家Joel Drucker评论说,她的发球是“她整场比赛的催化剂”,她对发球的重视“暴露”了她的缺点。她休赛归来后,她使用了一种简洁而力量稍小的动作,虽然这可以打出ace球但还是避免不了大量的双误。在2009年美网的早早出局后,莎拉波娃的发球回归到类似她手术前的,更加伸长的动作。她从此可以打出速度前所未有的,包括2010年伯明翰巡回赛上那记时速191公里发球——她生涯中的第二快的发球,在2013年对阵小威的多哈半决赛中,她将自己的发球最快时速刷新到194球公里。她的发球水平不断提高,总能在关键时刻有高质量的发球。
场地
由于依赖力量进行比赛,莎拉波娃更喜欢快节奏的硬地和草地,她对于慢节奏的粘土场地并不适应。莎拉波娃承认对比其他场地,她在粘土上的动作并不协调。她曾经在一场粘土比赛后将自己描述成一头“冰上的奶牛”。场地的限制也限制了她的生涯战果。在职业生涯的第八年她终于在粘土场地赢得了第一座wta冠军,在此之前,她在其他场地赢得了18项冠军。之后,她逐渐适应了红土场地,在红土上发挥出极高水平,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全满贯伟业。
落地球
莎拉波娃也以精确的球感和强力的落地球击打闻名于世。她的强力正手击球常常得到分数,创造成功的净胜分。莎拉波娃不时通过正手使用反方向的,类似于Lindsay Davenport 和 Rafael Nadal的随挥。这使得她可以击球稍晚于正常,并增加球的上旋度,但是也可能导致时间差上的失误。反手击球,虽然不是她的主要得分手段,却是更值得依赖的,在很多网球分析者看来,这才是她最大的优点和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击球之一。她的网前击球在进攻时表现出色,她经常选择推球而不是切球,但这并没有被看作是一种力量的表现——这似乎只是一种习惯。
莎拉波娃职业生涯回顾
2001年 – 在ITF/美国萨拉索塔站完成职业生涯首次亮相(作为外卡球员止步首轮)。
2002年 – 首次参加两项正赛,止步印第安威尔斯站首轮(14岁10个月作为无排名外卡球员负于塞莱斯),止步东京(日本公开赛)站首轮(作为外卡球员);赢得三项单打ITF巡回赛冠军。
2003年 – 首次参加全赛季比赛就跻身世界排名前50位;首次赢得两项单打冠军,分别在东京[日本公开赛](决赛战胜卡普罗斯)和魁北克站(决赛对手塞克拉因左脚踝伤病退赛);两次进入半决赛,分别在伯明翰站(其中战胜15号种子德门迪埃娃是其首次战胜世界排名前20的球员;负于浅越忍)和卢森堡站(负于克里斯特尔斯);止步上海站八强;首次参加全部四项大满贯赛事,最好成绩是跻身温网第4轮(作为外卡球员负于库兹涅佐娃);6月16日首次跻身世界排名前10位(伯明翰站后排名从第125升至第88),9月22日首次升至前50位(上海站后排名从第52位升至第47位);赢得两项双打冠军(搭档塔娜苏甘);赢得一项单打ITF巡回赛冠军。
2004年 – 突破性赛季首次跻身世界排名前5位,出色表现包括在温网获得首个大满贯冠军;在其第7次出战大满贯赛事中,她在半决赛62 31落后的情况下26 76(5) 61战胜达文波特,决赛61 64战胜头号种子和两届卫冕冠军小威廉姆斯夺冠;成为当时排名最低(第15位)和种子排名最低(第13位)夺取温网冠军的球员(此后被大威廉姆斯两次超越)以及温网第二年轻夺冠的球员(继辛吉斯、塞莱斯和奥斯丁之后第4年轻的所有大满贯赛事夺冠球员);赛季其他四项单打冠军分别来自两周前的伯明翰站(在继1991圣地亚哥和1980坦帕后第三年轻的决赛中战胜格洛文,两人年龄相加才33岁5个月),首尔站(决赛战胜多马乔斯卡),东京站[日本公开赛](决赛战胜华盛顿)和年终总决赛(虽然小组赛负于毛瑞斯莫但凭借小组赛2胜1负的成绩获得半决赛资格,半决赛战胜米斯金娜,决赛在第三盘0-4落后的情况下46 62 64战胜小威廉姆斯);一次获得亚军,在苏黎世站(决赛负于莫里克);三次进入半决赛,分别在孟菲斯(负于兹沃娜列娃)、北京站(负于库兹涅佐娃)和费城站(在与毛瑞斯莫的比赛中因右肩伤病退赛);两次进入八强,分别在法网(当时首次进入大满贯八强;负于苏亚雷斯)和圣地亚哥站;其他两项大满贯赛事止步第三轮;首次七胜世界排名前10的球员,包括战胜世界排名前5的球员第5号种子达文波特(温网),第5号种子德门迪埃娃(苏黎世站),第4号种子库兹涅佐娃和第3号种子米斯金娜(年终总决赛);4月5日首次跻身世界排名前20位(迈阿密站后排名从第23位升至第19位),7月5日首次跻身前10位(温网后排名从第15位甚至第8位),11月15日年终总排名首次跻身前5位(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4位);赢得一项双打冠军。
2005年 – 连续第二个赛季排名前5位,出色表现包括排名一度升至第1位,获得三项单打冠军;温网前后成绩为41胜7负,下半赛季受伤病影响下滑到12胜5负;8月22日成为排名世界第1位的第16位女球员(首位俄罗斯球员);在第1位的位置上总共度过7周,首次保持一周后即被达文波特夺回,9月12日到10月23日重回第1的位置保持6周(达文波特10月24日再次夺回);在参加的15项赛事中全部获得八强以上的成绩,在东京站[泛太平洋](决赛战胜达文波特),多哈站(决赛战胜莫里克)和伯明翰站(决赛战胜扬科维奇)获得冠军;在迈阿密站获得亚军(负于克里斯特尔斯);7次跻身半决赛,特别是在澳网(在第二和第三盘握有发球局且第三盘5-4时握有三个赛点的情况下以26 75 86负于小威廉姆斯),温网(负于大威廉姆斯,终结草地22场连胜的记录)和美网(首位俄罗斯球员成为大满贯赛事头号种子,负于克里斯特尔斯)以及印第安威尔斯站(负于达文波特)、罗马站(负于施奈德)、北京站(在与基里连科的比赛中因右胸伤病退赛)、年终总决赛(小组赛两胜一负出线,负于毛瑞斯莫);4次进入八强,分别在柏林站,法网(负于海宁),洛杉矶站(在与汉图楚娃的比赛中因右胸伤病退赛)和莫斯科站;因右胸伤病从多伦多站和菲尔德斯塔特站退赛;赛季开始时排名第4位,2月7日升至第3位(东京站[泛太平洋]后),4月11日升至第2位(迈阿密站后),8月22日升至第1位(由于达文波特没有成功卫冕辛辛那提站冠军,没有比赛的莎拉波娃反而登顶)。
2006年 – 连续第3个赛季排名前5位,出色表现包括在美网获得第2项大满贯单打冠军,半决赛战胜头号球员毛瑞斯莫(四次交锋首次获胜),决赛64 64战胜排名第2位的海宁(过去4次交锋均遭失利);其他四项冠军分别是在印第安维尔站(决赛战胜德门迪埃娃),圣地亚哥站(决赛战胜克里斯特尔斯,5次交锋首次获胜),苏黎世站(决赛战胜汉图楚娃)和林茨站(决赛战胜佩特诺娃);两次获得亚军,分别在迪拜站(决赛负于海宁)和迈阿密站(决赛负于库兹涅佐娃);6次跻身半决赛,分别在澳网(负于海宁),东京[泛太平洋]站(负于辛吉斯),伯明翰站(负于杰克逊),温网(负于毛瑞斯莫),洛杉矶站(负于德门迪埃娃)和年终总决赛(小组赛3战全胜,随即负于海宁);15项赛事中的13项均获得半决赛以上的成绩,没有进入半决赛的两项赛事是法网(经过接近两个月的右脚伤病后,第4轮在第3盘5-1领先的情况下75 26 75负于萨芬娜)和莫斯科站(因右脚伤病在四分之一决赛退赛);赛季连胜19场(从美网开始,终结于年终总决赛半决赛)的成绩是赛季最佳;赛季开始时排名第4位,9月11日升至第3位(美网后),10月30日升至第2位(林茨站后),年终总排名本有可能升至第一位(只要在年终总决赛半决赛战胜海宁并且夺取冠军);因右肩伤病从黄金海岸站退赛,因右脚伤病从罗马站和伊斯坦布尔站退赛,因疲劳过度从蒙特利尔站退赛。
莎拉波娃2006年美网夺冠
2007年 – 连续第4个赛季排名前5位,出色表现包括在圣地亚哥站取得冠军和重返头名宝座;圣地亚哥站获得挂军(决赛战胜施奈德);三次获得亚军,分别在澳网(决赛负于小威廉姆斯),伯明翰站(决赛负于扬科维奇)和年终总决赛(小组赛三战全胜,半决赛战胜查克维塔泽,决赛耗时3小时24分钟57 75 63负于海宁,历史上耗时最长的三盘决胜至德决赛);4次跻身半决赛,分别在东京[泛太平洋]站(在与伊万诺维奇的比赛中因肌腱拉伤退赛),伊斯坦布尔站(负于雷扎伊),法网(负于伊万诺维奇,至此在四项大满贯赛事都至少进入半决赛)和洛杉矶站(在左腿伤病在与佩特诺娃的比赛中退赛);其他五项没有进入半决赛的赛事都没有进入四分之一决赛,止步印第安威尔斯站第4轮(负于兹沃娜列娃),止步迈阿密站第4轮(第3轮战胜大威廉姆斯,随即负于小威廉姆斯),止步温网第4轮(负于大威廉姆斯),止步美网第3轮(负于A拉德万斯卡)和莫斯科站第2轮(负于阿扎伦卡;首轮轮空,自2004年8月纽海文站以来三年首次首场比赛即遭淘汰);整个赛季都受到伤病困扰,因右肩伤病从五项赛事退赛(包括三项落败的赛事),三次因左腿伤病退赛;前三周位居第2位,澳网后升至第1位(在头名位置度过7周使职业生涯总共达到14周,直到3月19日被海宁超越);赛季大部分时间都位居第2,9月10日(美网后)滑落到第4位,10月15日(莫斯科站后)滑到第5位,10月29日滑落到第6位(连续丢掉苏黎世站和林茨站的卫冕冠军后,自2004年11月15日升至前5位以来首次跌出);在第6位的位置上度过两周后,年终总排名升至第5位。
2008年 – 连续第5个赛季排名前10位,赛季开始表现出色却被伤病终止;法网前成绩为27胜2负,在澳网获得第三座大满贯冠军(作为5号种子比赛中没有输掉一盘比赛,第二轮战胜达文波特、四分之一决赛战胜头号种子海宁,半决赛战胜3号种子扬科维奇,决赛战胜4号种子伊万诺维奇;参加大满贯赛事决赛3胜1负),其他两次冠军分别在多哈站(作为4号种子决赛战胜兹沃娜列娃)和阿米莉亚岛站(作为头号种子决赛战胜齐布尔科娃;个人第19项单打赛事冠军却是首座红土场地冠军,此前从未跻身红土场地的决赛);两次止步半决赛,分别在印第安威尔斯站(作为4号种子延续着赛季开始以来18胜0负的完美开局,其后三盘不敌2号种子库兹涅佐娃)和罗马站(作为2号种子四分之一决赛战胜9号种子施奈德是其职业生涯第300场单打胜利;在与4号种子和最终冠军扬科维奇的比赛中因左小腿拉伤退出比赛),在查尔斯顿站止步八强(作为2号种子三盘不敌5号种子和最终冠军小威廉姆斯);5月19日重回世界排名首位,海宁退役一周后随即在排行榜上取代前者(在头名位置度过三周,职业生涯累计17周);短暂赛季只有最后三项赛事没有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分别是在法网(作为头号种子在第二盘以5-2领先且在5-3时握有赛点,抢七局时以5-2领先的情况下以67(6)76(5)62第四轮负于萨芬娜),温网(作为3号种子第二轮负于库德里耶夫塞娃,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大满贯输球)和蒙特利尔站(作为3号种子在第三轮与杉山爱的比赛中与右肩伤病退赛);右肩的伤病导致其缺席赛季剩余比赛(奥运会,美网,苏黎世站,林茨站)以及赛季初的两项赛事(迈阿密站,伊斯特堡站);因病毒性疾病从迪拜站和柏林站退赛;赛季初18连胜包括联合会杯世界1组俄罗斯4-1战胜以色列的两次出场均获胜的比赛(战胜皮尔和奥布日勒,首次在联合会杯出场)。
莎拉波娃08年澳网夺冠
2009年 – 在连续9个月的伤病困扰后排名下滑至100开外,但在5月至年底这段时间取得了31胜9负的战绩(最终排名来到14位);因右肩伤病放弃了所有1月至4月肩的比赛(澳网、巴黎室内赛、迪拜、印第安维尔斯、迈阿密、罗马、马德里);在印第安维尔斯参加双打但在首轮被淘汰(与维斯尼娜搭档);在她回归赛场后最好的十场比赛是在东京泛太平洋站获得第20个WTA冠军(决赛中扬科维奇因右腕受伤退赛),在多伦多获得冠军(负于德门蒂耶娃),两次进入半决赛,一次在伯明翰(负于李娜),另一次在拉斯维加斯(负于佩内塔),三次进入1/4决赛,分别在华沙(负于邦达连科)、法网(负于齐布尔科娃)和斯坦福(负于大威);仅三次在1/4决赛前出局,分别是在温网(第二轮负于杜尔库),美网(第三轮负于奥丁)和北京(第三轮负于彭帅);由于长时间未参赛,在5月18日的那一周排名跌出了前100位(排名第126;自从2003年以来首次排名100开外),但是在她回归后的第一周华沙站的比赛中(在1/4决赛后排名上升至102,在法网之后重新回到前一百,并最终来到第14位;并在11月9日年终排名时保持这个位置)。
2010年 – 连续7次排名保持在前20位;在孟菲斯获得第21个WTA冠军(击败阿尔文迪森),在斯特拉斯堡获得第22个WTA冠军(决赛中击败了巴洛斯);三次获得亚军,分别是在伯明翰(负于李娜),斯坦福(负于阿扎莲卡)和辛辛那提(在62 53领先并握有3个赛点时以62 67(4) 26负于克里斯特尔斯);两次进入第四轮(温网和美网),2次进入第三轮(包括法网),一次进入第二轮;三次在首轮失利(包括澳网);在迈阿密站和查尔斯顿站因右肘受伤弃权,在蒙特利尔因脚伤弃权。
2012年 – 法网,以2号种子身份参赛。首轮以6-0/6-0羞辱卡丹图;第二轮以两个6-1完胜森田步美;第三轮以6-2/6-1战胜彭帅;第四轮丢掉两个发球胜赛局,但还是以6-4/6-7/6-2打败扎科帕洛娃;1/4决赛再次丢掉一个发球胜赛局,最终以6-2/6-3完胜此前淘汰9号种子沃兹尼亚奇的23号种子卡内皮;半决赛以6-3/6-3打败4号种子科维托娃;决赛以6-3/6-2击落21号种子、本次赛事的“大黑马”埃拉尼。完成职业生涯的全满贯,创造历史。
莎拉波娃2012年法网夺冠
莎拉波娃2013年度详情
一月-在奥克兰进入1/4决赛(1号种子,负于最后的冠军埃尔);澳网进入第四轮(14号种子,负于30号种子佩特科维奇)。
二月-因病毒性疾病从巴黎室内站和迪拜站及多哈站退赛。
三月-在印第安纳威尔斯进入半决赛(16号种子,负于头号种子及最后的冠军沃兹尼亚奇);迈阿密站亚军(16号种子,半决赛击败了4号种子斯托瑟进入决赛,决赛中负于8号种子阿扎莲卡)。
四月-马德里站进入第三轮(8号种子,负于齐布尔科娃)。
五月-在罗马站获得第23个WTA冠军(7号种子,半决赛中击败1号种子沃兹尼亚奇进入决赛,决赛中战胜6号种子斯托瑟);法网打入半决赛(7号种子,负于6号种子及最后的冠军李娜)。
六月-因病弃权伯明翰站的比赛;获得温网亚军(5号种子,负于8号种子科维托娃;在大满贯决赛中的战绩保持在3胜2负)。
七月-在斯坦福站进入1/4决赛(2号种子,负于最后的冠军小威廉姆斯)。
八月-在多伦多站进入第三轮(5号种子,负于资格赛选手沃斯科波耶娃);在辛辛那提站获得第24个WTA冠军(4号种子,半决赛击败了2号种子兹沃娜列娃,决赛击败了13号种子扬科维奇);美网进入第三轮(4号种子,负于26号种子佩内塔)。
九月-东京站进入1/4决赛(2号种子,对阵5号种子科维托娃时因为左脚踝伤势退赛)。
十月-因左脚踝伤势退出北京站比赛。
这篇文章可能对您购买以下商品有帮助:
莎拉波娃最新战拍:http://www.yoger.com.cn/product/141681.html
欢迎访问优个网网球频道:http://www.yoger.com.cn/tennis.html
编辑:优个网小编 咨询合作:010-51261980转市场部
特别声明:本文除来自本站的原创外,其余均转载自互联网,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刊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